書本膠訂技術資料整理
2014年02月09日熱熔膠裝訂是目前主流的書本膠訂技術,網上有很多關于書本膠訂的資料,下面為大家整理一下。書刊膠訂的工藝技術操作,指的是采用熱熔膠來粘合書貼的裝訂方法。書刊膠訂的工藝流程為進書芯— —銑背— — 拉槽—— 上側膠— — 上背膠—— 給封面— —封面壓痕— — 封面與書芯合成— — 書背壓緊成形—— 成品輸出。由于膠訂的產品質量穩定.差錯率低 生產周期短 勞動強度輕,因此膠訂的方法是裝訂工藝的發展方向。結合湖北知音印刷廠裝訂工作的實際操作情況來看 如能在以下方面加以重視,效果會很好。
膠訂包本機的操作掌握
膠訂包本機由機架、導軌、夾書器、進本單元、銑背機構、吸紙屑機構、側膠器、底膠器、給封面機械、包本機構、收書車、電氣控制等部件組成。其中銑背機構、吸紙屑機構、收書車是由單獨電機分別驅動,其余各部分的工作動力都由主電機提供。主電機的動力經皮帶傳給減速箱 減速后分別由書夾機械傳動鏈、上膠機構傳動鏈、包本機構傳動鏈、給封面機構傳動鏈、封面機構傳動鏈輸出。
書夾運動是膠訂包本機的主要運動,書夾安置在固定于機架上的導軌中,由固定于鏈條上的驅動銷驅動,每個書夾繞導軌運行一周 均可完成一次工作回圈。
書夾處在開始進書本處(能短暫停留) 在曲線板的作用下 此時書夾是張開的 將書芯放入書夾內 書夾帶著書芯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書夾自動將書芯夾緊 同時由臺板旁的電眼檢測發出書夾有書芯的信號 指令電磁閥送氣 當書夾通過銑背箱上方時 由高速旋轉的銑刀完成書芯的銑背和開溝槽工序:書芯繼續向前運行,由上側膠機構上側膠 由旋轉的背膠輪上背膠 同時,給封面機構已給出一張封面并壓好痕線 封面輸送帶將封面送到包本臺上:當書夾到達包本臺上方時 書夾短暫停留并定位,此時封面已在包本臺上由側規和前規定好位包本機構中的雙面凸輪通過托本擺桿將包本臺頂起 使封面粘貼在涂有膠液的書芯背部(即托本合成) 然后拉緊擺桿將包本臺前后夾板夾緊(即包本成形);雙面槽凸輪繼續轉動 拉緊擺桿使前后夾板松開,緊接著托本擺桿使包本臺下落到原位 包本完成之后.書夾重新向前運行,在曲線板的作用下,書夾張開 包好的書靠白重滑下,落在收書車上.收書小車緩緩移動的皮帶,帶著包好的書通過風冷風扇下方,使書背上的膠液快速冷卻固化,最后將書送到收書斗內。處于張開狀態的書夾繼續運行.重新回到起始的進書本處,短暫停留,可進行第二次進書本,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包本工作回圈。膠訂包本機上一般是由數個書夾來依次做這樣的回圈運動.進行書刊膠訂的包本作業。
正確選用熱熔膠
膠訂的主要材料EVA熱熔膠是一種不需溶劑.不含水分的固體可熔性聚合物。熱熔膠在常溫下為固體.加熱熔化到一定程度變為流動而且有一定黏度的液體。它主要由EVA樹脂、增黏的聚合松香、萜烯樹脂、調節黏度的微晶石臘、抗氧化的甲苯酚類物質所組成。市場出售的熱熔膠型號很多,性能也不盡相同。熱熔膠在使用時按膠訂包本機的不同,有低速膠、中速膠、高速膠之分。低速膠訂2000本/小時左右.中速膠訂2000一4000本,小時左右.高速膠訂4000本以上/小時左右,低速機用熱熔膠的開放時間為15-20秒,中速機用熱熔膠的開放時間為5-10秒。
高速機用熱熔膠的開放時間為2一7秒.熱熔膠的固化時間為3-5分鐘。熱熔膠開放時間和固化時間與膠訂的速度有著緊密的關系 因此 應根據熱熔膠的型號及性能的不同,合理選用。在選用時還應注意膠訂產品用紙的不同熱熔膠還有銅版紙用膠和一般紙張用膠之分,因此要選擇相適應的熱熔膠 不同的紙張它的表面光潔度是不同的,對膠的滲透性、浸潤性、導熱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膠訂書貼的拼版、拉口、貼碼標記
膠訂的書貼在上機印刷之前的拼大版與鐵絲平訂、騎馬訂、鎖線訂的上機印刷之前的拼大版有些不同 膠訂裝訂書貼的拼大版應在訂口處放寬2一3mm,這是供膠訂銑背耗用的,因為配好的書芯上膠前訂口部位要被銑削平齊 并使書貼最里一頁也銑成單頁,才能保證膠液的滲透。書封為勒口的產品,在膠訂之前應將書本的外切口在機刀上拉口.拉口時應將外切口尺寸放寬2一3mm,這樣產品在銑背膠訂成書后才能和成品標準吻合。
書貼上貼碼標記的安放 在裝訂生產中可進行錯貼和掉貼的質量控制。膠訂訂書的貼碼標記除在書貼的書背處做好標記外.還應在書貼天頭部位做好相應的標記.配好的書貼經銑背后.書背上的標記全部被洗掉,如在書貼天頭部位也加放了標記.在上三面機刀裁切之前就能使包好封面的書本進一步得到檢查。
膠訂訂書書芯配貼后的整理
書芯在配貼后進入膠訂前的處理是膠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配好的書貼外形平整度、松緊度的好壞.直接影響膠訂生產線能否正常運轉.而且對成書的質量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書貼如果未闖齊、捆扎不平、不壓實.就轉入銑背、拉槽.那么有這種質量缺陷的半成品在膠訂機中被書夾夾緊后必然是書背不平.銑刀銑不到位.書背拉槽深度也不夠好.膠訂后就會產生脫頁、散頁、空背、皺背等諸多質量問題.因此書貼的整理工作十分重要。
書芯配貼后的整理就是將配好的書貼抖松、闖齊、進行捆扎.將一定數量的書貼放在捆扎機上.每捆書貼的兩端用硬質木板作為墊板.墊板規格尺寸應與書貼規格尺寸相符合.開動捆扎機.將疏松的書貼本進行壓實后.再用繩帶捆扎。為使壓實后的背脊僵硬整實,在壓實捆扎后再用聚乙烯醇膠液在捆扎的書背上薄薄涂刷一遍.待刷上的聚乙烯醇膠液干燥后.將捆扎繩松開.然后將每本書疏理分開,再轉入膠訂。
書芯配貼后的銑背、拉槽
銑背 拉槽是膠訂的關鍵工序。銑背是將配好的書貼的書芯沿訂口部分全部銑切成平齊的單頁.書背不能銑成斜面。拉槽是將銑切好的書芯背.用專用小尖刀具按一定距離和深度拉成起伏不平的凹槽.以增加熱熔膠對書芯的滲透性和接觸面積,使書頁之間緊密地粘合。
銑背要根據用紙厚度.書貼折疊的層數確定銑切的深度,以52一60克紙張為例,一般銑切的深度是三折貼書芯銑切深度為l-5一2mm,四折貼書芯的銑切深度為2一3mm。拉槽深度則一般控制在0 8—1.5mm之間,若紙張厚,纖維性差,則可拉得深一些,反之可拉得淺一些,最深不得超過1 5ram,最淺不得少于0.8mm。拉槽的形狀為^型,角度約為60度,拉槽兩個相鄰之間的距離一般為3-5mm,也可根據紙張情況適當調整凹槽之間的距離。一般情況開本書芯可拉4—6槽,32開本書芯可拉6-9槽,16開本書芯可拉8—10槽,8開本書芯可拉10—12槽。
書芯配貼后的銑背、拉槽一定要到位,如果銑背和拉槽的深度達不到要求,會影響到膠液的滲透,從而造成書芯脫頁.散頁的質量缺陷。在檢查銑背.拉槽深度是否合適的同時,也要認真檢查進入膠訂前的配頁、捆扎.壓實等工序的半成品加工質量情況 還要檢查上膠的情況。
熱熔膠的預熱
熱熔膠在使用前應預熱,預熱時將固體的熱熔膠倒入預熱膠鍋內.用160—200度左右的溫度加熱,預熱1一2小時左右,待達到加熱溫度并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后,再將預熱好的熱熔膠放到膠訂包本機上具有160-1 80度溫度的膠槽內,方可開機使用。
熱熔膠的加熱溫度與膠的流動性、粘結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熱熔膠在加熱時,溫度要被嚴格控制.加熱溫度不宜過高和過低.溫度范圍應嚴格控制在生產廠家提供的技術參數內,一般熱熔膠的加熱溫度和上膠溫度要控制在170—180度范圍內。溫度過高.流動性雖然很好.對書頁的滲透性也強.但粘結強度卻會下降.溫度過低.粘結強度上升,但膠的流動性下降,會使書頁之間不能牢固的粘合.發生脫膠、散頁等質量問題:熱熔膠溫度如果超過200度.會引起熱熔膠的炭化、裂解,熔化過的熱熔膠不宜久放,盡量避免反復熔化凝固使用。
書芯背脊和背脊兩側的上膠
膠訂上膠的部位是書芯背脊和背脊的兩側邊,書芯經銑背和拉槽后,熱熔膠才能將書頁與書頁之間.書芯與封面之間粘合在一起成為一本書,膠有背膠和側膠之區別。它們的流動性.開放時間、固化時間都不相同,背膠溫度應控制在170—180度,背膠上膠厚度一般控制在0 6-2mm之間,膠層要均勻。背膠上得薄,影響粘結強度,背膠上得厚,增加成本。背膠的長度應略短于封面尺寸1一2mm.過長會造成余膠粘積機械傳動部件,使之發生故障。過短會造成書背.腳發空,影響質量。
書芯與封面之間上側膠時,側膠選用必須是流動性好,開放時間和固化時間長,粘結強度高的熱熔膠,側膠溫度控制在160一180度左右,上側膠的寬度一般為4-6mm左右.側膠上得越薄越好,而且要求粘結牢固,才能保證書本質量和裁切的要求,切忌將背膠用作側膠,否則會使書封封面上起杠線 影響產品的質量。